本报讯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邵涵)近日,由区科协指导、区科普联合会主办的“科启知潮 科普扬帆”新质生产力系列研学活动走进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近60名青少年化身“时空探险家”,通过聆听沉浸式科普讲解与专题讲座,开启了一场从史前到现代的文明探秘之旅。
在讲解员引导下,研学少年们与三件“镇馆之宝”展开跨时空对话。面对“中华第一舟”,孩子们俯身细致观察独木舟结构,惊叹于8000年前先民就已掌握先进的“火焦法”造船技术;在漆弓与草药罐展台旁,孩子们通过观察漆层结构,了解跨湖桥先民使用天然大漆进行器物修补的工艺。一件件文物成为打开史前科技文明的钥匙,让青少年深切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报告厅内,《跨湖桥文化》科普讲座将活动推向高潮。讲解员结合丰富考古发现与生动案例,解码跨湖桥文明的智慧结晶:面对气候变化,先民以独木舟开拓水域,完成史前“创新突围”,其“向海而生”的开拓精神,正是浙江精神的源头。而跨湖桥先民开创的稻作技术、制陶工艺与海洋意识等,更为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场互动热烈,孩子们的问题接连不断,讲解员结合馆藏文物,以通俗语言与科学实证逐一解答。这种“科学+文化”的双重视角,既让孩子们读懂文物背后的科技逻辑,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