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准新郎突击减肥 肌酶超标600多倍

医生提醒:夏季运动过猛当心横纹肌溶解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吴海华 洪斐

  自从国家出面管体重后,很多人对自己的体重问题很是看重,减肥计划也搬上了日程。近日,萧山一名25岁的准新郎小俞也加入到了减肥行列,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两天的高强度运动竟让他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险些因此误了终身大事。

  突击锻炼酿险情

  肌酶指标爆表

  结婚是一件终身大事,谁都想美美的、帅帅的出现在婚礼现场。这也是小俞的想法。为了能在婚礼前达到理想体型,小俞的健身动力满满,运动第一天就完成了200个深蹲,外加1小时动感单车训练。第二天,他又进行了2小时高强度搏击操。

  在高强度的运动后,他双腿出现乏力如灌铅般的症状,更为惊讶的是次日还排出了酱油色尿液。一系列的身体异常,其实是肾脏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于是他立马来到了萧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就诊。通过检查,小俞的肌酸激酶检测结果令医生震惊:经稀释后,小俞的肌酸激酶检测值高达124470U/L,远超200U/L的正常上限,超标达600多倍。最终,他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过紧急治疗才保住肾功能。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骨骼肌细胞破坏,导致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可能并发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直接威胁生命健康。

  对此,萧山区中医院风湿肾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吴海华表示,当尿液变成浓茶色、酱油色时,意味着肾脏已严重受损,必须立刻就医。拖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甚至引发肾衰竭。今年,她就接诊了十多个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

  夏季是横纹肌溶解的高发期

  夏季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高发期,其中有不少患者是突击减肥的年轻人。因为夏季高温加重脱水与肌肉疲劳,此类病例显著增多。

  日常生活中,以下三类人群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久坐不动的“突击运动者”。突然为减肥、塑形“冲刺”,设定远超自身承受力的目标,肌肉易瞬间“过载”破裂,小俞便属此类。

  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老人肌肉、心肺功能减弱,运动耐受力下降,若突然增加运动量,肌肉更易因缺氧、疲劳受损。

  有基础疾病或服药人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或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药)的人,肌肉本身更敏感,轻微过量运动就可能诱发溶解。

  并非所有运动都危险,但以下几种运动容易“踩雷”,夏季需格外注意:重复性动作过量,比如单次深蹲、蛙跳超100次,肌肉反复挤压易损伤;长时间无间歇运动,如连续1小时以上动感单车训练,肌肉持续紧张缺氧;高温环境运动,高温会加重脱水和肌肉疲劳;不科学“撸铁”,举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重量、姿势错误,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并引发溶解。

  此次小俞的经历,再次给公众的运动健康敲响了警钟。对此,吴医生表示,对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强调预防为主、防大于治。尤其是缺乏运动基础的普通人群,更要警惕一时的剧烈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当运动强度远超身体承受能力时,盲目坚持可能会造成自我伤害。如果运动后出现肌肉持续疼痛、尿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且首先要保持大量饮水。

  “健康没有捷径,所有‘速成’背后,可能都是身体的‘抗议’。”吴海华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运动和减肥的本质,是让好习惯融入日常,慢慢来,反而更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一根晾衣杆 暖了居民心
戴村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开启沉浸式文旅探索
旧改焕新颜
男子深夜“乔装” 警方跨市追击
准新郎突击减肥 肌酶超标600多倍
长茵社区: 传承非遗文化 少年文武兼修
潮韵社区“破界出击”吸引更多青春合伙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