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谢迪 金晴阳 图片由区法院提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兹在兹。
2024年以来,区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聚焦区委“四大关键”“三大攻坚”,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守正创新中勇攀高峰,在实干争先中勇立潮头——
全年新收各类案件39081件,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三;结案32946件,位列全省基层法院第一。获评全区2024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法治营商 与服务大局同频共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区法院找准服务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落实落细护航发展各项举措,以法治环境之“正”促营商环境之“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4年,区法院妥善审结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70件,典型案例频频出圈——严惩网络主播“知假售假”行为,被央视点赞;严惩孙某某等人著作权碰瓷行为,入选全省十大知识产权案例……该院通过公正审理一系列新型知识产权案件,明晰了保护规则,明确了权利边界,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去年9月,一场盛大的“数字浪潮”在钱塘江畔澎湃——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萧开幕。为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区法院第一时间成立法律服务保障专业团队,入驻会场,为展商、客商和观众提供法律咨询、多元解纷等服务。这是区法院贯彻“助企服务二十条”“法护营商十八条”,助力营造安商好环境的一幕缩影。
立足萧山后亚运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区法院还积极推进涉外法治工作,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妥善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58件,涉及19个国家及地区,以高质量涉外司法审判服务涉外法治建设。
企业生病后如何医治?破产审判工作关系着对涉困企业的重整救治,也关系着经营主体新陈代谢、经济发展迭代升级。区法院以“如我在诉”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破产简易审理机制,全年高效审结破产案件133件,推动124家“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助力本地9家危困企业“破茧重生”,有效化解不良债权78.5亿元,努力实现“破而后立”“治病救人”。
司法为民 让法治春风轻拂基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一年,区法院认真践行“如我在诉”理念,为老百姓提供暖心的司法服务和公正的司法判决。
医药箱、轮椅、老花镜……来到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就能看到大厅内有不少便民服务设施,老百姓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有序办理立案手续。走进该院的审判大楼,扫一扫“开庭码”,便能一键获取案件信息、庭审地点等。据悉,这个小小的二维码由该院在全市率先设计推广,用微创新给老百姓带来真便利。
“法官,我们半路夫妻,在一起共同生活了6年,到头来竟连住的地方都要没有了。这可怎么是好?”当八旬老人致电区法院瓜沥法庭求助后,法官和调解员主动登门,最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争取到了合法权益,让老有所居,居有所安。这一年,区法院依法审结涉住房、教育、就业、消费等民事案件20702件,实实在在办好群众身边事。
为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区法院持续抓实示范共享法庭培育,借助杭州亚运村、工商联、机器人小镇等特设共享法庭服务集群,组织开展普法宣传1万余场。
此外,区法院还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办案与治理并重,积极用司法建议“良方”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如区法院梳理近年来辖区内盗窃案件后发现,“自助购”模式下,商超被盗案件屡屡发生,去年4月,区法院、区检察院向区商务局发出关于规范“自助购”助推商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联合建议,并推动司法建议落地有声,初见成效。“我院去年共发出司法建议8件,采纳率100%。”据该院审管办主任杨莉介绍,“司法建议源于案件又超越案件,作为延伸审判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啄木鸟’,可以助力辖区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
鲲鹏执行 让裁判文书“掷地有声”
官司打赢了,钱却没拿回来,为什么?有的是执行案件根本找不到人,有的是财产处置存在困难,还有的是被执行人确实没钱履行……执行案件虽千差万别,却都承载着老百姓对胜诉权益兑现的期待。对此,区法院秉持一个“公”字,让当事人既感受到执行的“力度”,也感受到执行的“温度”。
“李法官,感谢您一趟趟帮我们协调。这个案子再拖下去,我们几十家商户的损失就太大了!”日前,在该院的执行接待室里,当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签下结案申请书时,在场的20多名被执行人都如释重负,集体向执行法官道谢。
“像这类执行标的大、被执行人数量多的复杂案子,一头连着万家灯火,另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必须稳妥处置。”该院执行局局长诸灿祥坦言,“虽然近年来信息化水平提高了不少,但在‘查人找物’上还是有提升空间,被执行人无法联系,甚至上门也找不到的情况在执行中并不少见。这需要多个部门、流程、环节的衔接。”
可见,执行工作从来不是法院一家的“独角戏”,需要多方协同唱好“合奏曲”。比如,了解被执行人情况要去镇街、村社调查,找不到时需要公安协助;房子查封拍卖,涉及国土、住建、国税等部门……去年,我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并印发专门文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全年受理执行案件13412件,执结案件10003件,用“案结事了”向社会传递解决“执行难”的毅力和决心。
此外,遍布全区的600余家共享法庭,也成为了打击拒执的“千里眼”“顺风耳”。该院发动镇街,线下定向张贴《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公告》,线上通过全区共享法庭,精准发布辖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推动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勠力同心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万事人为本。如何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筑牢政治忠诚、做实强基固本是要义。
这一年,区法院大力开展“提振精气神 法院建新功”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紧扣全方位跃升目标,以“五个过硬”为标准,锻造“硬核”法院铁军。抓住“育人”这一关键,区法院启动了“星火相传”青年成长计划,迭代法官助理培养考核使用框架,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增进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融合互促。围绕“提能”这一根本,大力开展年轻干警“赛马晒绩”、科级干部“晾绩晒能”,在广大干警职工中评选“季度之星”“星火青年”,促推全院干警在互促互进中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风气正、人心齐、干劲足。2024年,这支队伍于法槌起落、法徽闪耀间捍卫公平、实干争先,用汗水和智慧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5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14篇研究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获奖,32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队伍建设经验获最高院推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5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下,区法院将以奋进的姿态、一流的业绩,为萧山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区域范例贡献更大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