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张琼 陈洁)近日,萧经开江南科技城管理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金帝·新道蓝谷生命科学园负责人送来绣有“网格服务有细度,助企服务显温度”的锦旗。
这背后,是一场破解企业“双难题”的暖心行动。
随着金帝·新道蓝谷生命科学园入驻企业突破40家,两大难题浮出水面:地铁19号线接驳“最后一公里”不畅;园区蒸汽管网老化,用能成本攀升。
“既要保障生产又要解决民生,让我们运营压力倍增。”园区负责人的难题,在江南科技城第三经济网格工作组的走访中被精准捕捉。
为此,第三网格迅速响应,推进问题化解:结合地铁19号线(知行路站)接驳需求,走访园区主要出入口,测算共享单车最优布局方案;联动宁围街道,新增“小红车”智能调度系统,规划布点落地,确保通勤效率;联合热力公司对蒸汽管网全面检测,新建300米保温管道并加装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压力、温度实时预警。
从问题反馈到方案落地,江南科技城第三经济网格工作组仅耗时45天,不仅实现了地铁站到园区“10分钟接驳圈”,更通过300米智能管道让蒸汽损耗直降18%,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48万元。
据了解,江南科技城将全域划分为10个经济网格和1个安全环保监管网格,组建“联系领导+网格长+网格员”的“1+1+N”经济网格服务队伍,每个网格配备1名联系领导、1名网格长及4—7名网格员,实现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此外,江南科技城还有一些“自选动作”。比如,深入企业摸排需求,积极宣传各类惠企政策,协助企业享受最高政策补贴。此举协助德意电器成功入围2025年萧山区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获得20%国家补贴,直接推动订单增长。
再如,江南科技城通过建立动态培育库,筛选高潜力工业企业,在高频走访、政策宣讲和定制化服务之下,助力企业升规。2025年已新增规上企业52家。
未来,萧经开将进一步深化网格职能,加强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