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挖掘机、大卡车来回穿梭交替作业,施工人员在各作业点紧张忙碌。近日,记者从区环投集团了解到,我区46个道路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约256亿元。
道路“扩圈”促畅行
“后亚运时代”,萧山路网新一轮内优与外延的序幕已然拉开。
快速路,一头连着民生需求,一头连着城市能级的提升,在城市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去年,彩虹、风情、通城相继开通,如何让快速路造福交通相对薄弱的南片?“在现有城市快速路主骨架网络上,我们持续‘扩圈’,如向南延伸通城高架快速路,纵深推进‘空中走廊’直达所前区块。”区环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通城大道快速路南延工程进展迅速。
“很期盼通城大道快速路南伸早日完工,这样商城南路的拥堵将会得到极大缓解。”据了解,通城大道快速路(萧绍路—晨晖路)北接已建通城快速路终点(萧绍路北侧),向南进入老城区,沿现状商城南路布局,上跨拱秀路、规划道源路、南秀路、新螺路,终点位于晨晖路交叉口北侧。目前正在开展高架桥主体结构施工、大通河桥施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计划2025年完工。
而通城大道快速路(晨晖路—03省道东复线)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通城大道快速路将高效衔接所前区块和萧山城区北部(临江高新区、开发区)、中部(新城区、杭州南站片区)及南部老城区间的快速联系通道。
让“微循环”更畅通
如果说高架是“大动脉”,那么城市次干路、支小路就是“毛细血管”。
“现在出行还是不太方便,有时经常要去绕路,希望城区的一些‘断头路’能打通,次干路、支小路能够串联起来,让我们出行更加方便。”家住宁围街道的王先生说。
事实上,配合主干道的密织,一条条家门口的“毛细血管”正实现着“道路有机更新”。区环投集团正推进横一路、下潦路、高新五路、商聚路、新中路等27个城市次干路、支小路施工建设。
此外,金沙路(蜀山路—医康路)、沙里吴直路、沙里吴横路、博学路(通城大道—高新五路)、池杉路(北塘河绿带—横一路)、长山支路(博学路—海塘路)已完成可研,正在加快开展项目初设工作。
未来,城市主次干道将实现互联互通,横纵交织的“毛细血管”将发挥串联作用,形成通达路网,让沿线和周边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