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 韩杰 通讯员 诸飞英)走进衙前镇的凤凰纺织智能化生产车间,水刺无纺布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卷卷环保型可降解水刺无纺布正有序下线。这些采用创新工艺生产的新型材料,凭借其无味、亲肤、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正成为欧美日韩市场医疗卫材和高端家居用品的首选原料。
“通过自有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我们研发了多耐特双网溶合专利技术,成功破解了传统工艺无法兼顾功能性与环保性的难题,基本实现了功能性、差异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凤凰纺织副总经理叶国华,手持可实现100%生物降解的产品介绍道,“今年一季度,我们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0%,覆盖医疗卫生、个人护理、工业擦拭、装饰材料等多个领域。”
2012年,凤凰纺织成功生产出第一卷水刺无纺布,历经10余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完成了从传统纺织到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目前共有8条智能化生产线,稳居全国水刺无纺布企业十强阵营,也成为中国水刺无纺布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市场在变,行业在卷,唯有创新才能突破重围。”谈起凤凰纺织的发展之路,叶国华深有感触地说。因为水刺行业同质化严重,过去两年常规产品的行业开机率仅为50%,如何破圈是个挑战。
凤凰纺织解题之法在于推进绿色环保产品的体系建设。一方面,积极与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深度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力专注于环境友好型和可生物降解产品的创新研发。另一方面,持续对设备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将其与当下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能耗控制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国外企业对产品环保性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从我们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反馈来看,还是很有优势的。”叶国华表示,随着母婴、美妆等领域的需求逐渐攀升,公司出口业务极具前景。
今年,凤凰纺织还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计划投入 2000 万元用于创新研发与生产升级,着重对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环节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产业链绿色体系,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