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付出总比得到让人心安

  影评|《姥姥的外孙》

   影片简介:

  《姥姥的外孙》(2024年上映):出身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年轻人阿安看到堂妹因照顾病重的爷爷而继承房产后,也对身患绝症的姥姥动了心思,计划复刻堂妹的“致富之路”获取百万遗产。但面对同样“努力”的舅舅们和挑剔毒舌的姥姥,阿安这条争当全职孝孙的“啃姥致富”之路似乎没有他预想的那么顺利……

  ■陈清欢

  付出总比得到让人心安——这是电影《姥姥的外孙》中阿安母亲说的一句话。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母亲深刻的情感和现实中的无奈。作为观影者,我深深感受到了母亲掏心掏肺的付出:为了带姥姥看病,把白班全部换成夜班,下了夜班就带姥姥做化疗和康复,但却被姥姥拒绝说不需要她这样做。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心酸——阿安告诉母亲,姥姥在更衣室哭了,阿安母亲一句:她才不会为我哭,阿安接话:是的,只有你为她哭。

  电影最后,姥姥将唯一的财产(房子)留给了烂赌的小儿子,将至死不吃牛肉的虔诚留给了假惺惺的大儿子,而阿安的母亲,作为女儿,什么也没有得到。姥姥自己也曾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家庭中,结果当她作为家长的时候,依然没有走出这种观念的束缚。而这种不公平的分配,似乎仍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开始也是心怀不轨的阿安,到认清自己在姥姥心里根本就没有排名时候的崩溃,再到最后他重新接纳自己,安安心心照顾姥姥直到她去世。作为观影者,感觉电影的每一段都可以写成短评,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也曾经历过类似情况的女性,我特别感同身受。

  外公生病时,两个女儿轮流照顾,尽心尽力,而外公去世后,唯一的儿子却把外公生前的银行卡藏了起来。作为晚辈我们没资格谴责长辈的决定,但作为母亲的女儿,我特别心疼她。也许,如阿安的母亲所说的,付出总比得到让人心安。两个女儿可能不会去算计,不会去计较这些付出,也许没有期待回报,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姥姥的外孙》探讨了亲情、责任与人性。影片中的姥姥、三个子女以及阿安,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与挣扎。姥姥的选择或许出于对儿子的偏爱,或许出于对传统观念的妥协;而阿安的母亲,尽管没有得到任何物质上的回报,却依然选择默默付出,这种无私的爱让人动容。

  影片中最让人难过的一幕是,姥姥去问自己的哥哥借钱买墓地,上一个画面还是两兄妹相互依偎唱着歌,下一分钟,姥姥就被赶了出去,并被告知永远不要再来了。你看,即使已是白发苍苍的年龄,在金钱面前,亲情还是这么不堪一击。

  大儿子送的鞋,挤脚也要穿;希望小儿子不要来,因为这样说明他过得好;不知道自己最爱谁,但还是最想女儿陪;出生时给你种下的石榴树,考试第一名给你存的款……这是姥姥。看到大儿子祈福时没写自己时的失落;知道小儿子偷拿钱时的无奈;还有最后知道阿安把她房子挂出去却没有揭穿他时的镇定……这也是姥姥。或许姥姥其实什么都知道,只是没说破。

  影片最后,当阿安得知姥姥一直在给他存钱,他毫不犹豫拿出了所有钱给姥姥买了她梦想中的墓地。那一刻的阿安,是否也体会到了“付出总比得到让人心安”的真谛?

  在家庭中,在一段关系中,付出与得到是否应该对等?还是说真正的亲情不在于物质的分配?是的,人生总是有很多不公平的时候,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只能做到让自己心安。或许就像阿安母亲所说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心安,这种心安,远比得到任何物质回报更为珍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生活
   第08版:财经
萧山蜀山、闻堰单元各新增低密储备
付出总比得到让人心安
叠墅+高层,市北东又一“滨江造”项目将入市
宏光MINIEV 四门版预售超15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