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社区建设“惠民举措”系列报道之七

在职党员“帮帮团” 服务群众“零距离”

  ■首席记者 蒋超

  社区是加强城市治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如何让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得更远、更实?翻阅萧山区现代社区建设的惠民举措,很快可以找到答案。

  在职党员“帮帮团”,旨在创新在职党员服务模式,引导在职党员分团编组入网格,到居住地社区开展“带头参与社区治理、有效引领文明风尚、发挥特长延伸履职”三大行动,主动参与“6+N”服务,真正凝聚起基层治理强大力量。

  “小网格”构建“大格局”

  近段时间,为深入推进全市迎亚运社区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进一步将“提振精气神、奋勇争一流”专项行动中焕发出来的干事热情转化为打赢亚运攻坚仗的具体行动,我区发起了在职党员村社“服务一刻钟”活动。

  以“力所能及、量化实操、精准应需”为原则,“6+N”的“一刻钟”服务内容,可谓干货满满。

  “6”即参与一个美丽创建,重点关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内外;发放一批宣传资料,重点关注文明倡导、亚运知识宣传;完成一批习惯打卡,重点养成文明习惯、形成美丽风尚;投身一些迎亚运活动,重点参与英语学习等文化活动;参加一系列巡查行动,一线参与环卫督查、治安巡查、文明劝导等行动,养成文明习惯;助力一系列村社建设,全力支持宣传民生实事项目。“N”即由村社结合实际设置岗位需求。

  通过开展在职党员分团编组、入网入格,让服务报到延伸至网格、身份点亮在网格,萧山全面构建了“党员带家庭、家庭带邻里、邻里带小区”的传带链条。

  广德社区通过“手牌打卡”等富有仪式感的“见面礼”,让前来报到的党员找到了“家”的感觉;七彩社区列出职能清单,分出岗位建功、志愿服务、文明风尚、平安和谐、家园守护五大服务类别,细分延伸出13项具体服务类型;湘湖人家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接待窗口,搭建“湘”聚议事平台,让在职党员建言献策,提供“你说我改”温情服务……

  此外,我区还建立了“一刻钟”积分体系,记录每位在职党员的“亚运时长”。每周由村社围绕“6+N”服务内容,发布在职党员“服务一刻钟”岗位清单,并明确开展时间和所需单位时间,在职党员进行线上申领、线下报到,线上计时、线下服务,线上积分、线下成册,进一步提升“我为亚运”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小实事”服务“大民生”

  近日,杭州发布市级“群英榜”部分典型案例、典型事迹风采展,宁围街道振宁社区党总支委员、第五网格长寿燕敏位列其中。

  以“网格议事”为抓手,寿燕敏动员92名联建单位党员、流动党员充实到网格治理团队,依托“宁未来”小程序拓宽问题需求发现渠道,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大排查等各项工作,着力夯实护航亚运的治理单元。截至目前,已动员党员参与“红色领航 奉献亚运”系列志愿服务24次。

  前不久,辖区内的一位独居老人找到她,咨询如何为市民卡开通银行功能。由于老人住的小区相对较偏,也不会用打车软件,寿燕敏主动上门,全程陪伴他办理业务后,又将其安全送回了家。后来,这位老人一直和她保持联系,为她的尽职尽责点赞。

  在职党员“回家”,主动服务“到家”。如今,全区各镇街因地制宜,还在不断创新推出“自选动作”,努力让“小实事”服务“大民生”的美好愿景,成为群众幸福日子里的生动注脚。

  北干街道采取村社发布“需求订单”,在职党员“服务接单”的模式,促进在职党员进村社服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瓜沥镇细分设立服务岗位270余个,组建74支在职党员志愿队,统筹协调促进服务有序化;针对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大、需求多样的特点,城厢街道通过36个社区、309个网格党支部、1954个微网格党小组,让有意愿的流动党员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之中;新街街道积极搭建“联系点”、做实“教育线”、拓宽“服务面”,让流动党员“处处有家”“时时有学”“人人有为”。

  从“要我来”变成“我要来”,从“偶尔来”变成“经常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融入网格、服务社区,亮身份、敢作为、善作为,社区治理的“连心网”正在共同织就,基层治理的“源头水”也迸发出了澎湃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萧看亚运
   第04版:小记者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
在职党员“帮帮团”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中国绿发会专家来萧调研
区环投集团获评AAA主体信用等级
村里建起 健康生活体验馆
罗婆路社区秋日市集开张
北干街道提升整治城市环境迎亚运
萧山区老干部晚晴书画协会笔墨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