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吴淑玲 杨璐)近日,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中,区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通过支气管镜,从一名患者气道内取出一整只吞下的河虾。
事发当天晚上,王大爷家餐桌上端上来一碗小河虾,这是王大爷的最爱。看着虾的个头并不大,王大爷有几只嚼都没嚼就囫囵吞了下去。可饭还没吃完,王大爷就开始不停地咳嗽,还咳出了一口口鲜血。家人见状立马将王大爷送到医院急诊。
在CT检查中,医生发现王大爷的左侧主气管处有软组织异物。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丁盈盈会诊,建议立即做气管镜探查。在随后的询问病史中,了解到王大爷患有心脏病,长期在吃阿司匹林(活血药),气管镜术中出血风险高。但情况紧急,最终决定还是进行气管镜探查。
气管镜进入气管后,可以发现王大爷的主气管及两侧支气管都鲜血淋漓,一只完整样的带须河虾卡在支气管中。因为王大爷此前不断咳嗽,这只虾已经在整个大气道“逛”了一遍,并一路划伤了脆弱的气管粘膜。最终在医生的默契配合下,仅仅几分钟,这只被吞下后仍显完整的河虾就被成功取了出来。术后,经过抗感染、补液等治疗,王大爷顺利出院。
其实,因气道异物梗阻而来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发生?
对此,丁医生表示,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可出现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尤其是幼儿和老年群体。因食管与气道毗邻,进食时稍有不慎,食物就可能“走错路”,呛入气管。若异物部分堵塞气管,就会出现明显的咳嗽,药物治疗难以缓解,不及时取出容易诱发反复发作的肺炎;若异物完全堵塞气管未得到及时救治,数分钟内即可引起窒息死亡。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要专心进食,细嚼慢咽,避免嘴里含着食物聊天,甚至嬉笑玩耍,尤其在食用带骨禽类(鸡、鸭、鹅)、带刺鱼类或枣类(有尖核)时更要多加注意。
如果遇到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这些“坑”千万别踩:比如抠喉,这可能会让异物在气道里钻得更深,更加危险;喝醋,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刺激脆弱的咽喉黏膜。
早期快速识别出气道异物梗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丁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若发现家人进食后出现剧烈咳嗽或有咽部异物感,要警惕食物进入气管,需及早送医院就诊。若出现全身发紫,不能言语,手掐咽喉,甚至昏迷,那就是异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的情形。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若错过5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将会面临脑死亡,甚至最终死亡。这时候,要果断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醒)或胸外按压(昏迷)进行施救,并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医院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