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高手在民间”艺术大赛掀起热潮

打造全民文化盛宴 激活城市文化动能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娄宁

  今天下午1点30分,2025年萧山区首届“高手在民间”艺术大赛半决赛将在南阳街道岩峰村文化礼堂上演,40位民间高手将登上舞台,各展才艺,市民可前往免费观看。

  这场以“‘嘟’来一手”为主题的文化盛事,不仅掀起全民艺术狂欢热潮,更为城市文化生态勾勒出全新图景。

  全民参与的艺术盛宴

  这个夏天,因每一位追梦者的参与而炽热。

  自5月19日启动报名以来,赛事热度持续高涨,目前已进行8场海选、4场复赛、1场复活赛,每场都吸引了上千名观众。

  大赛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多个门类,打破专业与业余的壁垒,鼓励“传统+现代”的融合创新,让市井街巷中的“民间艺术家”们有了展示才艺的机会。

  大赛由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文联、团区委、区文旅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融媒体中心、萧山产发集团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高水平文化强区建设,助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为“潮文化Party”品牌注入新活力。其深度融合“艺术乡建”理念,既挖掘本土民间艺术高手,也致力于吸引全国优秀艺术人才。

  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熠熠生辉的主角。

  7月26日复赛浦阳站,23岁的视障选手单泽华用二胡奏响生命的强音。十年来,他依靠盲文记谱,刻苦练习技艺,曾获得浙江省器乐大赛金奖 。“高手再多,我也要拉出属于自己的弧线”,他的坚持诠释着对艺术的执着。

  8月16日复赛闻堰站,49岁的李红才带着25年公益演出的坚守登上舞台。他自费十余万元组建民间戏曲团队,在公园、广场开展公益表演。此次他反串祥林嫂的越剧选段令观众深受感动。“想让年轻人知道,越剧也能很潮。”他说。

  新萧山人黄秀洁、卜羽婷、陈若煌因共同爱好结缘,组成女子三人舞蹈团,以一段敦煌舞展现极高默契。“比赛结果不重要,收获的友谊最珍贵。”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无论是否晋级,选手们站上舞台的勇气、展现热爱的模样,都成了这个夏天珍贵的记忆。

  超越竞技的文化温度

  “高手在民间”的舞台,从来都不只是一场比赛。

  赛场内外,选手们相互交流技艺、分享心得,这里成了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课堂。而从凌晨搭建设备的工作人员,到穿梭全场捕捉瞬间的摄影团队,大量幕后人员的默默付出,始终为舞台筑牢温暖底色。

  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它让众多市民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个舞台上,平凡人的热爱正绽放出耀眼光芒。

  据悉,大赛计划于9月5日举行总决赛,将评选出十大高手、十大强手、二十大能手。之后将择期举行颁奖晚会。

  “我们希望通过大赛,让更多人看到萧山‘传统与现代共生、艺术与生活交融’的文化气质。”区文联主席黄勇芳表示,大赛通过搭建专业化、多元化展示平台,构建“艺术乡建—人才汇聚—产城融合”的生态闭环,既塑造萧山“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文化标识,又挖掘基层文艺人才、激活民间创造力,助推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后续还将建立文艺人才资源库,持续发挥“民间艺术家”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区文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彰显本土特色的品牌活动,如萧山区首届青年诗歌大赛、“爱上萧山的100个理由”萧山区首届影像大赛等。“高帆杯” 第四届全国摄影大展、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周(浙江站)等活动也在筹备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漫谈
   第04版:文化 影像
我国发布首个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强制性国标
聚力扬势跃升 扛起使命担当 开启临空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我区5家单位入选市级新质生产力科普馆
激活银发经济新密码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我区强化高温特巡 力保电网安全度夏
零碳桃源里
打造全民文化盛宴 激活城市文化动能
秋汛观潮正当时 安全准则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