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3名学子获全国数字素养“创新之星”

  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通讯员 郎露寅)近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诸暨落幕。萧山有3名学生获得了该活动的最高奖项——“创新之星”,分别是萧山实验中学的谭经峰和金惠初中的孙思成、叶博文。

  据悉,整个比赛分为创意任务和基础任务。“总体难度相比省赛都会大一些,要求的算法也会更复杂。”叶博文告诉记者,比赛主题是提前公布的,自己和小组同学一起准备了快一个月的时间。

  围绕“遇见非遗,传承有我”的主题,两人将目光锁定国家级非遗“打铁花”,设计出一套融合硬件与智能技术的装置——通过熔铁、搬运、击打等硬件模块的组合,搭配人工智能精准控制与安全控制系统,成功打造出能让人沉浸式体验铁花飞溅的震撼视觉效果。“除了构思设计,作品的搭建过程也充满挑战。” 叶博文坦言,“我们选用了钢板材料,打孔加工格外费力;后来把成品搬到比赛现场,更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能将脑海中的构想实实在在地落地成型,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 孙思成感慨道。从初中接触创客项目起,他就深深着迷于这种边实践边学习的模式。叶博文补充道:“项目推进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就像这次,我们不仅完成了作品,更对‘打铁花’这项非遗的历史渊源、技艺细节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谭经峰在创意智造项目中也有亮眼的表现,他自主设计的 “智能三用机械狗”,结合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让机械狗具备了智慧行动能力,展现出优秀的环境适应性与任务执行力。

  不仅在国赛获奖,去年年底,萧山学子在全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也拿下了三个一等奖,创下了这些年的最好成绩。成绩的背后,是萧山在科创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的成果。近年来,萧山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等教学新环境,开设机器人、无人机等创新课程,加快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在科创教育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为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2018 年起,萧山每年都会举办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参赛人数在近几年实现了成倍增长。“借助创客竞赛这一平台,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激励他们主动了解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从而激发学习乐趣。”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影像
诸沙沙:“90后”新农人用诚信与青春耕耘乡土
2025年“村BA”落幕
戴村镇商会赴湖北恩施考察
萧山3名学子获全国数字素养“创新之星”
清螺
北干一苑社区推出暑期安全课
我区查处一起商业诋毁案 商家“拉踩式营销”被罚3万元
社企校联手开展 “反诈小卫士”暑期研学活动
拉近“邻”距离 立涛园社区上演“咖啡酷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