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张锦霞)近日,从区治水办传来好消息:2024年,我区11个区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均值均达到功能区与考核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治水工作市级考核排名第一,连续八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继去年后再夺“大禹鼎”金鼎。
近年来,我区坚持“久久为功、标本兼治”理念,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2024年,我区深化“河长制”创新实践,在“官方河长”基础上聘任“民间河长”,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完善跨区域协作,与绍兴市柯桥区、诸暨市等周边地区进一步深化流域共治,推动水环境联防联控。同时,强化考核督查,压实部门与镇街责任,确保长效管理落地见效。
在根源治理方面,我区深入开展污水治理,2024年全面完成8个市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任务,强化建后运维标准化管理,并通过专题部署、联合整治及“回头看”机制,实现入河入海排污口问题动态清零,从源头保障水质提升。
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2024年,我区全年治理城乡水系13.2公里,建成2个高品质水美乡村,新增滨水绿道4.4公里,湘湖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治水同步升级。“1+2+5+N”智慧治水平台集成2500余个感知设备,覆盖管网5100多公里,实现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功能互通,进一步提升了水体监管和管网运维的水平。同时,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等智慧设备开展巡查,实现水体监管“全域化、精准化”。
下一步,我区将深化治水机制创新,拓展生态惠民成果,以更高标准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优化,让碧水清流成为共同富裕的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