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果报应》:命运的轮回与人性的救赎

  文/陈清欢

  有多少人选择追剧看电影度过春节假期的?回味那些在过年期间观看的电影,总有一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我印象颇深的是印度电影《因果报应》,它以独特的魅力视野,引发我诸多思考。

  影片主角马哈拉吉,一位普普通通的小镇理发师,原本生活平静且幸福,有着可爱的两岁女儿和温柔的妻子,日子简单却充满温馨。然而,命运的齿轮陡然一转,一场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彻底碾碎了他平静的生活。有一天,马哈拉吉家中的垃圾桶失窃,他竟然为此走进警局,并愿意拿出70万卢比的重金悬赏寻找。这一行为乍听之下,荒诞至极,让人摸不着头脑,可随着剧情的徐徐展开,我们才惊觉,这看似离谱的举动背后,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的开端。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因果报应》双时空、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以及垃圾桶背后的隐喻,我将保留关键信息,从叙事、误导、隐喻等方面进行缩写。

  《因果报应》采用双时空、非线性叙事结构,开场便使观众陷入困惑。情节跳跃、时间线交错,如迷雾笼罩,令人难理头绪。影片从开头的车祸起,就设下思维陷阱,后续调查中,线索与推理看似接近真相,却被导演巧妙误导。原来马哈拉吉重金悬赏找垃圾桶是避免打草惊蛇的烟雾弹。从电影拍摄环境看,垃圾桶有着深刻隐喻,在印度社会,女性地位虽不可或缺却不受重视,垃圾桶正像被边缘化的女性。所以当马哈拉吉悬赏找垃圾桶的消息传出,警局震惊,在旁人眼中这一行为实在荒诞。 

  随着剧情推进,影片中角色的复杂性逐一展现。塞尔旺是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却对自己的妻女温柔关爱,冷酷外表下藏着亲情的柔软。Dhana 平日不可一世,临死还嘴硬地向马哈拉吉透露他们的同伙中有警察,尽显傲慢固执。警长起初给人贼眉鼠眼、爱财如命的印象,关键时刻却坚守正义底线。而主人公马哈拉吉,13 年前遭受巨大痛苦,妻女的悲惨遭遇成了他心底难以磨灭的伤痛,也化作复仇的强大动力,驱使他踏上了充满荆棘的复仇之路。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深入剖析,这部影片与当下印度社会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具有深刻的现实映照。马哈拉吉从最初的幸福美满,到意外失去妻女,再到含辛茹苦抚养别人的女儿,却又遭遇养女被坏人强奸重伤的悲惨命运,一步步被迫踏上复仇的艰辛之路,最终找到了三个凶手。

  在与塞尔旺的最终对决中,马哈拉吉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他选择放下仇恨,终结这一切,不仅放过了塞尔旺,也放过了自己。这一情节,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性的光辉之处。尽管命运或许早已设定好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但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每一个关键路口的选择,都如同夜空中的指向标,决定着我们最终的人生走向。这部影片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性中既有贪婪、自私、邪恶等弱点,也有着坚韧、善良、宽容等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哪怕身处最为黑暗的时刻,依然有人能坚守内心的善良与希望,不被黑暗吞噬。

  影片中,女孩对施暴者所说的那句 “记住,不是你对我慈悲,是我对你慈悲,饶了你一命”,更是振聋发聩,深刻地展现出人性的宽容与强大。女孩没有被痛苦的磨难打倒,而是勇敢地正视痛苦,以一种超越常人的宽容姿态,实现了自我内心的救赎与安宁。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展现,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影片毫不避讳地深刻揭示了印度社会存在的诸多严峻问题。警察系统的腐败与无能,使得犯罪分子得以逍遥法外,正义难以得到及时伸张;社会阶层的高度固化,像一堵无形的高墙,将底层人民牢牢困住,让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生活充满了无奈与绝望;女性地位的极度低下,使她们沦为弱势群体,遭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公与暴力对待。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印度社会独有的痛点,更是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导演通过影片中一个个生动的情节,向大众发出呼吁,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的广泛关注,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因果报应》如一面澄澈的镜子,映射出人性的复杂多面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它启示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和暴力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复仇来解决问题,而更应该学会在痛苦的深渊中努力找寻希望的曙光,在仇恨的黑暗中学会宽容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萧友圈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春节余韵探索
《宿命》
《祈愿女神》
《亲爱的生活》
《心的表达》
《因果报应》:命运的轮回与人性的救赎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