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寒清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少女们在这一天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种生求子、吃巧果、拜织女······
据了解,瓜沥坎山一带七夕“祭星乞巧”的民俗传承已久,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以“祭星、乞巧、赛巧”等民俗活动为核心,与萧山花边、地藏寺、鹊桥相会传说等紧密相连,已被列入浙江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七夕民俗文化,8月22日,瓜沥镇举行了七夕“祭星乞巧”民俗文化活动。
夜色之下,古色古香的乞巧馆内,人们演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场景,现场被浓浓的节日仪式感包围,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一直以来,瓜沥镇十分重视七夕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打响这张文化“金名片”。除了每年举办七夕“祭星乞巧”民俗文化活动,还充分利用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活动,在传统民俗的仪式感中,唤起更多人对萧山花边这一传统技艺的热爱,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非遗+N’模式,不断引入非遗叠加文商旅游消费融合发展新路子,扩大非遗影响力、传播力,也让瓜沥的七夕民俗文化走得更远。”瓜沥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