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张英 李月如)春节期间,聚餐的机会多,一些市民大鱼大肉入口不忌甚至暴饮暴食,再加上作息不规律,容易导致痔疮发作。昨日,记者从区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除夕以来,医院肛肠外科接诊了800多名痔疮患者,其中有便血情况的占了40%,痔疮俨然成了“节日病”。
60岁的邵阿姨就“中招”了。年前,邵阿姨准备了丰富的过年物资,春节期间每天都是大餐。在她大饱口福的同时,痔疮也发作了,还出现了便血的情况。一开始,她没当回事,以为涂点药膏就行了。正月初八那天,邵阿姨和家人外出游玩时,突然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就连路都走不动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了区一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让她吓了一跳:血红蛋白量只有54g/L。要知道,一般女性血红蛋白量的正常值是115—150g/L,邵阿姨的情况已经属于重度贫血,需要住院治疗。医生说,这是痔疮出血导致的。好在经过输血、手术治疗后,邵阿姨的情况已经好转,血红蛋白指标也恢复了正常。
不要以为痔疮只会“盯着”老年人,年轻人也会犯病。春节期间,22岁的小嘉生活作息不规律,常常是火锅烧烤配老酒,麻将桌游一坐就是半天。前两天,他因为感冒进了医院,在抽血检查后,医生发现他的血红蛋白量只有49g/L(男性正常值为130—175g/L),相当于全身血液流失近一半,需要输血治疗。小嘉表示,自己已经便血4天了,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为啥节日里痔疮频频来“找茬”?
区一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李国锋表示:“过度饮酒会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扩张,从而形成痔疮。春节期间,很多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殊不知直肠黏膜最难承受酒精及辛辣食物的过度刺激。此外,吃得油腻很容易引起便秘,而长期便秘也是导致肛肠病的重要原因。”
李医生提醒广大市民,痔疮出血并不是小事,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便血可能是直肠癌的一个危险信号,必须提高警惕,更不要羞于就医。痔疮患者要避免久蹲及用力排便,温水坐浴可以缓解不适。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反复出血,请及时到肛肠科就诊。日常饮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